nanfangdaily_1

●68年前,中英抗日军官得东江纵队援助成功突围
●68年后,突围军官后裔重走突围路,寻找当年“游击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受到日军猛烈攻击。12月25日,经过18日激烈战斗,时任港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当时的中国政府驻港军事代表及英国军官共71人不愿投降,组成了突围团队迎炮火突围。这其中包括英国远东情报局局长麦都高、联络官科林活、麦克埃文爵士,以及国民政府驻香港最高代表陈策、其副官徐亨、保镖杨全等。
 
突围军分乘6艘快艇从香港仔海岸出发,其中一艘在途中被击沉,另外五艘在深圳南澳登陆。在广九铁路两侧的东江纵队(时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帮助下,突围军中最终有68人顺利抵达“安全区”惠州。
 
2009年12月27日,一个由来自14个家庭、60多名中英抗日军官后裔组成的寻根团,从世界各地齐聚深圳南澳岛,从南澳岛到惠州,重走先辈的突围之路。
 
日记“考古”父辈远东往事
 
“香港突围群英协会”由突围群英的后人组成,大部分人原来并不知道自己与中国这片土地还有如此奇异的联系。他们或是听父辈讲述,或者整理遗物,逐渐把故事的片段拼凑成形。
 
早在1996年,突围军后裔理查·海德在女婿的帮助下创建了一个关于先辈突围事迹的网站,于是,后裔们通过网络搜索逐渐聚集在一起。如今,该网站已有100多名成员,每人都在贡献资料,如日记和图片。
 
突围者麦克埃文爵士的女儿艾莉森,数年前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父亲的日记,记录着惊心动魄的突围故事,“出于对父亲的崇敬,我萌生了重走突围路的念头。”
 
在丈夫、BBC退休记者蒂姆的帮助下,艾莉森在档案馆找到了60年前的粤港地图,重组了突围路线图,经过几年的整理,夫妻俩在去年摸索着将此路重走了一遍,突围军5日完成的行程,夫妻俩足足走了7天。这一“体验”行动,让当年的突围路线得以复原。
 
耄耋老人讲述突围故事
 
去年,突围群英的最后一名成员徐亨病逝,享年98岁。但寻根团成员理查·海德说,他们此行的意义在于对先辈英勇突围的感怀,对为先辈伸出援手者表示感谢,而并不强求“还原历史”。
 
让后裔们喜出望外的是,在南澳棚仔径海岸,也就是资料记载的登陆点一带,他们见到了即将迎来88岁生日的目击者罗德炎老人。
 
罗德炎世代住在南澳。68年前的一个清晨,他正外出,突然看到3艘鱼雷艇驶近。“当时,游击队已经埋伏在岸边,因为担心他们是日本人,已经架好 了枪,可是船上的人却挥起了白旗。”忆当年,罗德炎毫不含糊,“游击队辨别出他们是突围英军后,立即派人去接应,并把军人们护送至观音山,安顿了一晚。”
 
罗伯特·麦克米伦听得入神。此行,他总爱拿着突围军在惠州的合照,逢人就说在照片最右侧的军人是他的父亲皮特。罗伯特生长在英国,父亲极少对他提起突围之事,“军人总是避谈战争,因为很残酷。”罗伯特说,他十分羡慕父亲是一名海军,很遗憾自己只是一名水手。
 
2009年12月27日上午10时许,队伍停在了月亮湾大酒店附近,在罗德炎的回忆中,这个点或是棚仔径沿岸最接近突围军登陆点的地方,只是,当年小渔村的简陋朴素不再,此处如今已是度假别墅林立,唯海天可鉴当年惊险。
 
2009年12月28日,后裔团在参观了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和纪念馆后继续北上,按突围路径经过白云坑、淡水、泗水、新圩等地到达了惠州———此次追溯先辈足迹的最后一站。
 
金马影后也参团
 
寻根团中,陈策家族来人最多,共22人,其中曾孙辈5个,孙辈6个,曾主演《浮世恋曲》的金马影后陈令智也在其中。
 
了解群英突围之事的人,无不知晓当年陈策、徐亨和杨全誓死不屈、率队前行的壮举。《香港明报》曾刊载文章报道,陈策在收到港督杨慕琦的电话后,誓不投降,不假思索决定突围。然而,对广东抗日游击总队协助突围军之事,香港以及海外的媒体却甚少提起。
 
据悉,1938年,广东抗日游击总队领导人曾生开始组织在坪山的抗日游击队活动。1941年,在日本大举进攻香港时,中共中央从延安、中共南方局从重庆分别紧急电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等,要求他们设法营救滞留香港的各界知名人士和国际友人。
 
作为广东抗日游击总队领导人曾生之子曾德平表示,廖承志就是在这个时候通知了曾生,让他帮助突围英军和中国军官,“他们突围前就应该从游击队这 边获悉了登陆点的情报了。”此次随团的还有东江纵队的后人,据了解,先辈曾告诉他们,当时为了避开日军主力,游击队安排了两条突围路线,作为双保险。
 
菲利普仔细倾听着曾德平的讲述,他说,在英国虽然大家都承认突围军登陆后得到了“中国人”的帮助,但知道是广东抗日游击队的人并不多,更多人认为英军之所以能逃脱很大程度归功于国民党将领。因此此行也解开了他对突围军登陆后如何逃生的疑问。
 
陈策之子、“香港突围群英协会”主席陈安国称,他们希望能沿着突围路径建一条“中英友谊径”,让越来越多的后裔或是对这段突围故事感兴趣的人通过走此路感受既沉重又温热的历史。
 
南方日报记者曹斯 2010年1月5日